作者:葉綠舒(PanSci泛科學網專欄作者)

相對於身體大小來說,鳥類和哺乳動物的大腦比爬行動物和其他動物大

10倍。有人說是因為始祖哺乳動物是夜行動物,提高聽力比提高視力更重要。也有人認為,哺乳動物的大腦之所以比較大,是因為許多早期的哺乳動物在縮小體積的時候,他們的大腦未能按比例縮小。

最近科學家透過重構的兩個已知最古老的原始哺乳動物摩爾根獸(Morganucodon)

吳氏巨顱獸(Hadrocodium)的頭骨化石發現,嗅覺可能才是最初促成大腦發育的背後的主因。

在匹茲堡的美國卡內基自然歷史博物館工作的古生物學家們,利用計算機斷層掃描(CT)掃描頭骨,建立了大腦虛擬的三維立體顱腔模型,並從而了解哺乳動物的大腦是如何開始變大。

他們發現,哺乳動物大腦大小的進化可分為三個主要階段。首先,由存活在1億9千萬年前的

摩爾根獸(生活在三疊紀晚期的一種原始哺乳動物)來看,牠的大腦幾乎比犬齒獸(cynodont,出現在晚二疊紀的一種卵生原始哺乳類)大了50%,其中尤其是嗅球(olfactory

bulb)的增大更明顯。第二個階段是發生在

吳氏巨顱獸(生存於侏羅紀)這種目前已知與哺乳動物親緣最近的生物上,牠的大腦又擴大了50%,其中與嗅覺有關的部分佔據了絕大部分的增幅。第三個階段發生在6千5百萬年前的現代類型的哺乳動物,主要擴大的腦區是經由統合不同的感覺區域來控制神經肌肉協調的部分。

這個研究提供了第一手的證據證明,大腦在關鍵階段最初擴大的區域在哪裡。不過要注意的是,大腦由嗅球開始擴大並不意味著嗅覺帶動了大腦的擴大,很可能還有其他的原因。

不管是什麼引起大腦的擴大,這篇研究的成果顯示了,哺乳動物腦組織格局顯然在演化的非常早期就開始進行了。

就像卡內基自然歷史博物館的學者說的,「哺乳動物並不是為了思考而得到更大的大腦,而是為了嗅覺這個更緊迫和更基本的需要。」

資料來源:Mammals’

Big Brains Began With a Sniff – ScienceNOW 19 May 2011


新聞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編譯謝雯伃整理報導】在去年12月開始實施的新課程大綱中,美國紐約州有數以千計的學生開始學習關於現代人權鬥士的事蹟,希望藉此鼓勵學生發揮正面力量來改變世界。

根據《媒體交流服務社》報導,「說出真相,轉為力量」(Speak Truth to Power)這份教材中包括了17堂由教師所設計的課程,內容為全世界各地人權倡議者的個人故事,其中人物包括來自西藏達賴喇嘛、俄羅斯女權行動人士皮斯克拉可娃(Marina Pisklakova),還有在南非反抗種族隔離諾貝爾獎得主屠圖主教(Desmond Tutu)。

這套教材是為6到12年級的學生所設計的,由甘迺迪司法及人權中心(RFK Center)及紐約州教師聯盟(NYSUT)所共同推動。

激勵學生為權益奮鬥

長島的布蘭特伍德高中(Brentwood High School)的10年級和11年級學生日前在課堂上了解到薩蒂亞特希(Kailash Satyarthi)致力在印度推動廢除童奴制度的事蹟後,在英語教師歐布里恩(Pamela O'Brien)的協助下,發起募款活動,募得1千美元捐給喚醒消費者反童工意識的組織。

薩蒂亞特希是「說出真相,轉為力量」課程中所提到的人權鬥士之一。學生們將海報紙剪成了一個個水滴狀的紙板,上面寫著:「我是希望的漣漪。」只要是捐了一美元的人,就可以在紙板上簽名。學生們將收集到的紙板貼在學校的川堂牆上,一個個水滴形成壯觀的波浪。

歐布里恩向《媒體交流服務社》表示,有一名學生遠遠站著,邊望著牆上的波浪邊說:「我從未想過,我的聲音可以讓世界有這樣的改變。」

甘迺迪中心表示,在美國、歐洲、非洲和亞洲,已有數十萬學生接受過「說出真相,轉為力量」的課程。

該課程的內容來源是凱瑞•甘迺迪(Kerry Kennedy)的作品《說出真相,轉為力量》一書,凱瑞是現任甘迺迪中心主任,前美國參議員暨司法部長羅伯‧甘迺迪(Robert F. Kennedy)之女。

紐約州引進這一套課程的同時,也連同改變了該州的教學標準,以求課程價值觀能更容易地融入教室。根據甘迺迪中心,該課程的目的是想讓學生們「自我定位為人權鬥士,讓他們能夠更積極地去創造一個更公平及和平的世界。」

甘迺迪中心在聲明中表示,藉由這套包含奴隸制度到環保行動的課程,學生們「得到了一組工具箱,能以此改變教室風氣、改變社群,甚至於改變一整個國家或整個地球」。

紐約州教師聯盟財政秘書寇特勒(Lee Cutler)表示,他們相信紐約州有數千名學生的教師選用了這套教材,範圍遍布30個不同學區。

這套教材並非必修,可以拆成單堂上課,亦可融入一般課程中,當然完成12週完整課程是編寫者最樂見的。

寇特勒表示,目前要評估教師在課堂上使用這套教材的影響力仍太早,不過截至目前為止,學生和教師的回饋都屬正面,而真的也有學生受此教材激勵,進一步採取行動。

NYSUT希望,有更多紐約州學區使用這套教材。而與之合作的甘迺迪中心也會定期更新課程內容,為學生介紹新的人權鬥士。

未來這套教材的使用範圍可能會擴及小學生。「我們認為,所有年齡的學生都必須要在教育過程中學到,他們對於民主社會以及他們所居住的世界有責任,了解到他們應該挺身而出,為那些沒有發聲權和基本權利的人奮鬥。」寇特勒表示。

「這套課程內容豐富,符合時代且提供許多補充資源。可以提供從未教過社會正義的年輕或退休教師適切資源,幫助他們教學。」他補充說道。

閱讀培養同理心

奇馬拉(Joi Chimera)在水牛城近郊的肯摩中學(Kenmore Middle School)教授英語、文學與藝術(ELA, English, Language and Arts)及數學的教師。她表示,從今年起將把「說出真相,轉為力量」課程納入6年級生的教材中。

現在,每週五是她班上的「公平交易日」,她會與她的學生分享人權鬥士的故事和人權觀念。今年,奇馬拉將教學重點放在童工問題上。

她讓她的學生參與並討論各種能夠改變自身想法的方式,並教導學生,無論他們年紀有多小,他們還是可以學習課程中講述的人權鬥士,為人權盡一份力。

奇馬拉表示,她經常在課堂上灌輸學生一個想法:「你們不會年輕到無法推動改變」。這讓學生對自己產生了信心。「有許多次,他們學到了書本以外的知識。這讓他們能夠去討論、思考、感受,並感覺被賦權,覺得自己的生命有價值。」她說。

「學生知道自己的意見受人重視。我們會進行開放式討論,讓學生紓發己見。」她發現,從她開始引用這套教材開始,學生漸漸出現了改變。

她說,在某個她所任教的班上,有一名女孩一直是校園霸凌的受害者。然而,在上過人權課之後,有些學生決定挺身而出,制止霸凌者。這群人與霸凌者溝通後,讓他不再欺負這名女孩。

學生們認為,這件事能夠由他們自己處理,而非由老師介入,意義重大。現在,過去遭霸凌的女學生表現也越來越好了。「他們在這一年當中,的確培養了同理心。他們開始去了解別人所經歷的人生。」奇馬拉表示。

「我希望更多人能發現這門課程,當你培養這群年輕人,幫助他們發現他們願意相信的價值以及他們願意奮鬥達成的目標時,這就是在培養未來的正面領導人和模範。」她補充說道。


新聞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北北基國中聯測今年首度舉辦,引發不少批評。其中委辦費用高達4500萬,考生的壓力絲毫未減輕,考試和入學制度反而還更複雜。不過,台北市教育局長康宗虎解釋,4500萬元是從前年至今年的委辦費用,今年一次編列給足,過去兩年只給心測中心研發與委託專家學者的局部費用,明年再自辦,金額可望下降。新北市教育局長林騰蛟也表示,北北基聯測三個主辦縣市台北市、新北市和基隆市,將於近日內開會檢討今年北北基聯測的缺失,作為明年續辦的參考。

根據台北市政府的預算,北北基委託台師大心測中心組題費用高達4500萬元,組一份「符合北北基在地生活經驗」的題目;但相較之下,100年度教育部補助心測中心只有5600萬元,而且是組兩次國中基測。全國家長團體聯盟就質疑,這些都是納稅人血汗錢,委辦費用過高也不合理。

有教育界人士認為,從今年全國基測和北北基聯測的試題難易度和題型來看,「大同小異!」,命題內容都是採取「考綱不考本」原則,並非北北基聯測所稱「考綱又考本」,而且同樣都是委託台灣師大心測中心命題,因此北北基是否有必要再花一筆經費自辦聯測,有檢討必要。


新聞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甲狀腺機能亢進患者,少吃海藻類食物與燥熱飲食。中醫師鄭阿乾在一場研討會中表示,酸棗仁、柏子仁、丹參、東洋參,川七等可輔助改善患者心跳加快、手抖等症。

醫師鄭阿乾表示,甲狀腺機能亢進要少吃含碘食物,碘正是人體製造甲狀腺素的原料,海藻、海帶中碘的含量較高,甲亢患者過度食用反而促使病情加劇。相反地,甲狀腺機能低下就建議要補充含碘食材。亢進的患者除了海藻類食物,其他如牛肉、羊肉或醬油、醃漬品等也盡量少碰為宜。

醫師表示,甲狀腺機能亢進時,多數會出現燥熱體質,常見症狀包括有胸滿煩驚,頸項腫大並有壓迫感,眼球突出,頭昏耳鳴,夜睡不安,多汗,煩熱口渴,消穀善饑,消瘦、懶言、乏力、面部或四肢浮腫,舌紅苔少,脈象細數或沈弦。病患心跳加快或紊亂,代謝率高,鈉鹽攝取也得留意。

中醫治甲亢常用溫清飲、滋陰降火湯、甘麥大棗湯、炙甘草湯等等加減,視患者體質而定。

目前甲亢患者,中醫師建議患者仍應接受規律現代藥物治療,配合檢查,也可嚐試中西醫結合治療。


新聞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北市復興實驗高中學生王悅安、王浩安姐弟與柯欣彤3人,參加義大利發明展摘下金銀牌。3人的指導老師張閎勛昨天表示,孩子們保持學習熱情投入是關鍵。

唸高一的王悅安、柯欣彤這次參展,分別以「發電腳踏車」、「腳踏發電」奪冠,即將升上高中的王浩安則是以健身器材發電拿下銀牌。教理化的張閎勛同時也是學校的學務主任,他昨天受訪表示「其實當初根本沒想到會得獎」,而除了校方、家長的支持,「孩子們保持學習熱情投入是關鍵」。

談到3個孩子,張閎勛說,3人的個性都偏內向,但都不是「死讀書型」,共通點就是「追根究柢」,在做實驗的過程中,經常會問為什麼這樣,而不是那樣。張閎勛認為,時時刻刻保持批判與思辯,絕對是摸索科學一定要有的態度。

這其中,對於王悅安的表現,張閎勛以「訝異」來形容。原來王悅安小提琴拉得好,經常在音樂比賽得獎,只是去年看到同學參加科技比賽得獎,激起她這次投入發明展的興趣。

對於這次3人得獎主題都與「發電」運用有關,張閎勛說,國外對於這類相關發明不少,但電壓、電量、輸出功率不高。而台灣投入風力、水力發電,受限天然資源不穩定,近年來運動健身成為民眾生活的一部分,孩子們因而想到能否透過運動,達到發電的目的,進而開啟發明源起。


新聞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