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一艘漁船去年遭到索馬利亞海盜挾持,沒想到今年竟被美國軍艦擊沉。對此,漁業署昨(三十)表示,政府將協助罹難者家屬處理後續事宜,除了送慰問金之外,日後也會協助家屬申請各項保險、急難救助,同時也呼籲漁船避開較危險的印度洋海域,尤其是海盜經常出沒的海域,以免受到海盜的威脅。

漁業署表示,在接獲琉球籍日春財六十八號漁船在日前與美國軍艦交火後遭擊沉訊息,隨即派員前往船長吳來于家中慰問,並致送慰問金,未來將協助家屬辦理申領漁民海上作業保險、漁民海難救助、勞保給付等事項。


新聞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編譯謝雯伃整理報導】烏干達總統穆塞維尼(Yoweri Museveni)指責報導反政府示威的媒體是政府之敵。根據《環球郵報》報導,多年來,烏干達一直是外國記者喜愛駐紮的地方,不但位在頗具新聞價值的地區,生活費用合宜,適合成為記者的根據地。當然,友善的人民及盛名的啤酒和烤肉文化亦散發極大吸引力。

許多記者天天在烏干達首都坎帕拉紊亂的交通中穿梭來去,忙著寫出一篇篇關於非洲情勢的報導,內容包括烏干達內部的社會、政治紛擾、南蘇丹獨立、剛果的崩壞和相對之下正在勃興的盧安達。在烏干達,要取得新聞工作許可並不特別昂貴,媒體註冊為一正規程序。直到目前為止,外國記者可以自由進行報導。

烏干達當地媒體更是發展蓬勃,每天早上會有許多人聚在街角,閱讀國營媒體《新視野早報》(New Vision)、獨立出版的《每日監察者報》(Daily Monitor)、八卦小報《紅胡椒報》(Red Pepper)、及許多以當地語言出版的小報。

報導示威當局不容

現在,不論是烏干達國內或是國外媒體,都面臨莫大威脅。烏干達總統穆塞維尼日前在一封刊載於《新視野早報》的公開信中,稱新聞記者為「敵人」,因為它們在這幾週不斷報導反政府示威至少有10人死亡的消息。

「那些讚揚參與示威人士的國內外媒體,像是半島電視台、英國廣播公司、烏干達國家電視台(NTV)和《每日監察者報》等,都是烏干達復興之路的敵人,它們將會被當成敵人對待。」穆塞維尼寫道。

在烏干達的記者開始感受到緊張氣氛,可能還會變得危險。保護記者協會(Committee to Protect Journalists)顧問羅德(Tom Rhodes)警告,在烏干達可能會出現「湯姆斯.貝克特症」(Thomas Beckett syndrome),也就是政府部隊為了感到安心,而去執行領袖並未說出口的命令。

「有可能發生的狀況是,就算穆塞維尼沒有真正下達攻擊媒體的命令,安全部隊仍會這樣做,」羅德說,「現在已有媒體從業人員被騷擾、威脅、拘留,甚至還被攻擊。」

記者屢遭毆打恐嚇

日前烏干達反對黨領袖貝西耶(Kizza Besigye)由肯亞奈洛比返國的採訪現場,就有10名當地記者被安全人員奪去器材並毆打。貝西耶之所以前往肯亞,是因為他在4月一場「為工作而走」(walk-to-work)示威攻擊中,遭武力強行逮捕,身受重傷,亟需醫療。

外國記者回報,當他們在報導近來的示威衝突時,出現越來越多威脅和恐嚇。出言威嚇他們的,不只有制服警察和便服警察,更有政府官員。

在貝西耶上次被逮捕後不久,國安局長基維金賈(Kirunda Kivejinja)舉行了一場記者會,於會中指責外國記者為反對黨的「同路人」。接著一週,常常批評政治評論家和失勢於政府者的小報《紅胡椒報》在其頭版刊登一篇文章,重覆並擴大國安局長的指控。

「許多評論家接受了金援貝西耶的國家資助,這些人都與國際媒體勾結。」《紅胡椒報》宣稱,「在經過前一夜縝密計畫後,貝西耶在示威當天早上與他的『記者們』在他於卡桑加提(Kasangati)的宅邸共進早餐。隨後,他與這群海外及本地媒體一同離開,開始進行計畫好的任務。」

羅德表示,八卦媒體企圖將獨立媒體與烏干達境內反抗行動聯想在一起,此舉對媒體從業人員造成困擾,也會讓穆塞維尼安全部隊視其為眼中釘。「大多數人擔心的是,烏國政府所採取的態度有指控媒體偏向反對人士的傾向,以媒體報導破壞經濟及發展。」他說。

高壓箝制新聞自由

在穆塞維尼執政的25年中,烏干達的新聞自由一直被壓縮。今年4月,穆塞維尼政權面臨到了截至目前為止最大的政治威脅,亦即由貝西耶所策畫的抗議活動。

不過人權觀察(Human Rights Watch)的研究者伯內特(Maria Burnett)表示:「過去10年來,新聞記者報導爭議話題或政治敏感議題的空間越來越小。」她以近期事件為例:「在日前的示威活動中,新聞工作者成為安全部隊毆打的目標,相機和相片都被充公了。」

「烏干達政府採取了大規模的方法去扼殺報紙和廣播中的批評報導,其所應用手段包括不定期的肢體暴力、威脅、騷擾、官僚介入和犯罪指控。」伯內特說。

為了回應政府對新聞自由的壓迫,烏干達的新聞記者開始對政府新聞實施杯葛,不予報導。然而,這對政府影響不大,警察總長卡伊胡魯(Kale Kayihura)甚至提案,若要報導抗議事件媒體須申請特許狀。

《每日監察者報》的一篇社論寫道:新聞工作者「長時間以來一直忍受政府文宣稿的轟炸。」社論繼續寫道:「的確,媒體自由所受到的侮辱不只這項。不過,沒有比警察總長和政府所提出的要求更令人憤怒的。……無論示威時發生什麼事,媒體都不會採取偏袒特定黨派的觀點。新聞記者在現場的目的是觀察、筆記並報導,本質上來說就是要滿足大眾知的權力。」


新聞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報訊】過了繁忙的一周,如何利用假日舒壓充電?來到悠閒的淡水,給身體心靈一個空間,藉由音樂、繪畫、舞蹈與靜心,釋放壓力。讓久違的創造力出來曬曬太陽吧!

第一天活動包括:能量律動探索,透過有意識的身體律動感覺能量,讓能量律動來帶領進入無意識舞蹈。曼陀羅繪畫,讓身體成為管道或橋樑,讓心靈圖像的曼陀羅呈現出來。光腳ㄚ舞會Dance Party,享受異國音樂與自由自發的舞蹈,用腳底按摩大地。現場並有多位諮商師及治療師提供塔羅、數字、彩油、身體個案等服務,另外也有藝術手工市集。

第二天活動包括:創意非洲鼓,透過身體和鼓的活動打開身體節奏感,同時啟發對音樂和節奏表達的敏感度和豐富性。直覺繪畫,藉由直覺繪畫來透視內在訊息,在過程中啓動個人直覺力。大地之舞,感受來自大地之母的支持,有意識的將呼吸帶入體內,與自己的內在源頭連結。愛的靜心,透過與團體的互動連結,感受愛的能量從心出發。最後是晚間的舞會,在兩天的紮實工作後,讓身體順著另類電子音樂,輕鬆地舞動。

活動時間:6/4-5

地點:淡水奧修花園(新北市淡水區沙崙路156巷6號1樓)

洽詢電話:02-2805-7959


新聞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終止有毒塑化劑行動日31日凌晨0時展開,凡使用起雲劑的5大類食品,若未能提出安全證明,必須立刻下架。圖為凌晨台北市2台自動販賣機上尚未張貼告示。中央社記者裴禛攝 100年5月31日


新聞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作者:葉綠舒(PanSci泛科學網專欄作者)

熱帶地區的居民,為什麼皮膚是深色的?

相信大家小時候都聽過(說不定現在還認為如此),因為黑色素可以濾掉紫外線,熱帶地區太陽大紫外線也強,黑皮膚是為了保護皮膚不被曬傷,才不會得皮膚癌。

聽起來很合理嗎?但是這個理論有二個不合理的點。

一、皮膚癌的致死率很低。

二、有些溫帶地區的原住民(如澳洲、塔斯馬尼亞島)的皮膚是深色的;相對的,也有熱帶地區的原住民皮膚是淺色的。

這麼看來,其實深色皮膚跟陽光(或紫外線)之間的關係並不是那麼強;不過去年五月的研究發現,其實不是皮膚顏色的深淺,而是能不能被曬黑,以及一段時間不曬太陽以後能不能退白,才跟天擇有關。

我們都需要維生素D,但是維生素D合成的最後一個步驟需要270-300nm波長的紫外線將7-dehydrocholesterol轉換為維生素D3。

要出現這個波長的紫外線,紫外線指數至少要有3才行;但是如果生產太多也會造成腎臟的負擔;所以曬太陽皮膚會變黑,一部份的原因是怕製造太多維生素D。

但這只是「一部份」的原因而已喔!另外一部份曬太陽皮膚會變黑,是為了避免因為紫外線過量造成的葉酸缺乏。葉酸(folic

acid or

folate)是維生素B的一種,對於胎兒的神經系統的發育非常重要;但是葉酸會因為紫外線的照射而失去活性。

如果我們曬不黑,除了會製造過多的維生素D以外,還會因為暴露在紫外線下太多,造成葉酸缺乏;那麼為什麼不乾脆就一直黑皮膚不就好了嗎?

原來,一段時間不曬太陽皮膚會白回來,也是一種保護自己的機制。如果不曬太陽(或是因為冬天太陽小)皮膚還是黑黑,那麼我們就會因為接收到太少的紫外線,造成維生素D合成不夠喔!在小孩會產生佝僂症(rickets)在成人則會產生骨軟化症(osteomalacia),很危險喔!

科學家們發現,原先生活在熱帶跟寒帶的居民,他們的皮膚顏色或是能不能曬黑/退白與天擇關係不大,但是原先生活在中緯度地區的居民,他們的皮膚能否曬黑/退白的確是天擇的結果喔!

所以,下次看到曬不黑的人,不要再羨慕他們了,要替他擔心是不是會產生葉酸缺乏症,或是會因為合成太多維生素D引發腎衰竭囉!

資料來源:ScienceShot: Tanning Ability

Driven by Evolution – ScienceNOW


新聞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