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成為台灣庶民小吃代表的魯肉飯,源自哪裡,現在卻引發熱烈討論,4月發行的米其林綠色指南台灣篇,將魯肉飯定義為源自中國山東的一道料理,但台灣民眾認為魯肉飯是正港的台灣味,怎麼可能來自中國,而台北市政府也將積極正名,強調魯肉飯的原創性。

一邊大口大口吃下魯肉飯,一邊用筷子把魯肉和白飯攪拌均勻,感覺真的好滿足,這碗幾乎成為台灣庶民美食代表的魯肉飯,可是4月份出刊的米其林指南台灣篇卻說,把富含肉汁的魯肉淋在白飯上,風味獨特的魯肉飯是源自中國山東的著名小吃,這讓從小就吃魯肉飯的台灣人難以接受。

來看看做法,店員在白飯上一匙一匙淋上美味魯肉,雖然做法的確跟書上寫的很雷同,可是被冠上源自中國,不只民眾不能接受,老牌魯肉飯店家也認為,米其林指南,可能在字面上解釋錯誤。

未來不但要把山東簡稱的魯改成三點水滷味的滷,連「滷肉飯」英文翻譯都考慮採用台語發音,唸成「滷肉飯」,為「滷肉飯」貼上更明確的台灣標籤。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新聞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