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旺報【記者徐尚禮/綜合報導】

中共正舉行建黨90年系列活動,新華網昨天發表〈反腐敗--執政黨生死抉擇在路上〉文章,警告將來會造成中共亡黨亡國的就是腐敗問題。文章指出,為了防止「一把手」變成「一霸手」,進而「前腐後繼」,最重要的是從制度建立防腐機制。

中國監察學會副會長、北京大學廉政建設研究中心主任李成言指出,在現階段消極腐敗現象處於易發、多發的情況下,不曝光腐敗案件,不處理貪官,群眾會更不理解。

防腐敗 當存亡大事辦

他說,當前腐敗現象的嚴峻形勢也確實造成更多挑戰。如果說未來有什麼能夠對中國共產黨造成致命傷的話,腐敗就是一個重要因素。因此,必須堅持始終把反腐敗作為關係黨和國家生死存亡的大事來抓。

中央紀委研究室主任李雪勤則指出,中國目前處於腐敗現象的高發階段,尤其是表現出了日益多樣化、集團化和向高層次發展的趨勢。如貪汙受賄等經濟犯罪案件日益嚴重;以權謀私問題突出,部門和行業不正之風問題屢禁屢犯;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作風和弄虛作假現象依然存在。

新華網統計,近10年來,全大陸受到查處的省部級高官有100多人,處以死刑的就有胡長清(原江西省副省長)、成克杰(廣西自治區主席、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王懷忠(安徽省副省長)、鄭筱萸(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長)等人。在時代背景下看,為什麼現在腐敗多發易發?

南京市紀委書記龍翔認為,經過多年的發展,中國的綜合國力極大增強,其利益誘惑是巨大的。他指出,領導幹部特別是一把手能否善用公共權力,實施對公共事務的有效管理,將直接影響到國家和人民的整體利益。

改革制度 制衡權力

近年出台的黨內監督條例,標誌著中國反腐敗鬥爭在戰略上出現「三個轉變」:由被動防禦為主轉向主動進攻為主;由權力反腐為主轉向制度反腐為主;由事後監督為主轉向事前監督為主。加強對一把手監督,最重要的是的讓權力受到制衡,不能出現黨內個體戶。

龍翔認為,層出不窮的廉政創新舉措,能夠起到一定成效,但只有從制度構建上真正築牢反腐敗的銅牆鐵壁,反腐機構履職盡責,讓官員不敢、不能也不想腐敗,那才能以一敵萬,無招勝有招。

他表示,在新形勢下,想讓反腐敗的體制機器更高效地運轉起來,需要的動能包括:要更加廣泛地動員社會力量、加強新聞輿論監督、引導群眾參與反腐敗鬥爭。通過深化政務公開、強化政府資訊發布等制度,增強決策的透明度和公眾參與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新聞人 的頭像
    新聞人

    妞妞

    新聞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